发布日期:2025-07-17 22:14点击次数:89
前言: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各朝各代,君主与大臣之间的关系一直呈现出一种“共治天下”的局面。君主依赖一批才干出众的大臣辅佐治理,而大臣们也需要一个贤明的君主来引领国家。由此形成了四种典型的组合模式:“好君主 好大臣”、“好君主 坏大臣”、“坏君主 好大臣”与“坏君主 坏大臣”。其中,“好君主 好大臣”堪称理想典范,“好君主 坏大臣”表现尚可网络股票融资平台,而“坏君主 坏大臣”则是最糟糕的局面,然而最令人痛心的,莫过于“坏君主 好大臣”的组合。
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忠诚且能干的大臣遭受冤屈,比如宋朝的高宗赵构便是典型。一个领导者最怕的不是无人可用,而是有人可用却不能充分任用,最终导致国家陷入“国难思良将”的困境。今天我们要讲述的,正是一位被明朝君主忽视、甚至遗弃的“良将”。他一生南征北战,为国效力,不仅忠诚而且才干卓著,但最终却迎来凄凉的结局。他死后,大明王朝陷入内忧外患无法自拔,他便是戚继光。
---
1、南平倭患
展开剩余86%明朝初立时,日本正处于南北朝割据的混乱局面,战败的日本大名为了获取更多财富,频繁派遣武士、浪人等劫掠明朝沿海地区,活动范围从辽东北方一直延伸到广东南部,漫长的海岸线上处处可见他们的踪影。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多次派遣使者赴日交涉,但日本自身也因内乱难以顾及对外事务,充其量只能交出几个小头目安抚明朝,根本无力解决倭患。朱元璋对此颇为无奈,只好采取“闭关锁海”的策略,既下令禁海,又在沿海地区大量设立军寨以备抗倭。然此举治标不治本,效果终究有限。
到了嘉靖皇帝时期,倭患已经发展到极为严重的地步,明朝上下长时间陷入束手无策的境地。据史料记载,嘉靖三十四年,百余名倭寇从浙江上虞登陆,在大明境内肆意掠夺,甚至威胁到南京的安全。此时,戚继光以继承其父职务——登州卫指挥佥事的身份正式走上抗倭一线。他上任后“管屯而俗弊悉除,奉职而操持不荀”,立下“封侯非我意,但愿海波平”的宏愿,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。倭患最严重的地方,重点不在山东而是东南沿海。戚继光刚在山东取得成效,便被调往浙江,隶属胡宗宪麾下继续抗倭。经历多次挫败后,他深刻认识到旧有卫所兵力已难以应对倭患,必须训练一支全新的军队。
一次偶然机会,他发现义乌百姓颇具血性,遂获准亲赴招募,很快组建起3000余人的新军队。戚继光治军有方,不仅强调士兵的爱国思想——“保境安民”,还在军事训练上不断创新,从武器装备到战法战阵,几乎无所不包。著名的“鸳鸯阵”便是他的创新之一。新军建立后,戚继光如虎添翼,战绩显赫,先后平定浙江,再攻福建广东,鏖战十余载,终于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大为缓解。
---
2、北驱鞑靼
海瑞曾感叹:“嘉靖者,家家皆净。”嘉靖皇帝在位四十余年,明朝在此期间逐渐走向衰落,内忧外患交织,尤其是南方倭患与北方蒙古的威胁并存。当时蒙古由鞑靼族主导,土默特部出身的俺答汗于嘉靖二十二年称汗,实力日益壮大。为了增强实力,他多次请求明朝恢复“贡市”,但嘉靖顾虑重重未予批准,导致俺答汗屡次率军侵扰边境,一度攻至京师城下。
回想瓦剌人曾威胁京师,明军奋勇反击将其击退,但不到百年,明军再度面临蒙古新势力鞑靼的压迫。令人唏嘘的是,当时明军虽兵力占优,却缺乏战斗意志和勇气,无法与鞑靼人正面交锋,只能眼睁睁看着敌军在京畿掠夺八天后满载而归。明军的羸弱,促使俺答汗更加肆无忌惮,频频骚扰蓟辽边防。
隆庆元年,俺答汗乘嘉靖逝世混乱,再度大举进犯蓟州,引发朝野惊恐。此时,戚继光被紧急调往北方,担任蓟州总兵。其治军方法如前抗倭时一样,首先练军,重整军纪,令蓟州守军焕然一新;随后针对蒙古骑兵机动优势,创新组建“战车营”,打造步、骑、车合成兵种。戚继光一到,蓟州守军便名列诸边之首。
战绩方面,戚继光在蓟州驻守十六年,成功击败朵颜部首领董狐狸,活捉其弟董长秃,彻底消灭朵颜三卫祸害。值得一提的是,戚继光前到蓟州之前的十七年间,蓟州更换了十任总兵,均未能有效抵御蒙古入侵,戚继光一到便使蓟州固若金汤。
---
3、蒙冤被贬
武有戚继光,文有张居正,明朝在隆庆、万历初年曾一度迎来中兴之势。然而万历皇帝却和祖父嘉靖一样,颇为不靠谱。张居正为明朝江山奉献一生,死后反遭清算。嫉妒戚继光的大臣暗中密报称他与张居正关系非凡,形容戚继光是张居正在蓟州的“猛兽”,提醒万历需加防范。此言一出,万历对戚继光的态度骤变,戚继光的处境日益艰难。
随着万历对张居正余党清洗日益严厉,戚继光的下属陈文治觊觎其位,暗中散布戚继光夜访张居正、密谋不轨的谣言。万历目光紧盯戚继光,形势非常危急。虽然部分大臣仍力劝皇帝勿忘戚继光的功绩,年轻的万历稍有听取,但心中已认定戚继光为张居正党羽。最终,他被轻判,调往偏远的广东任总兵。
有人误以为总兵职位无差,殊不知蓟州为“九边”重镇、京师门户,而广东总兵仅为一般边防,地位不可同日而语。且倭患已平,北方形势严峻,戚继光被调往广东,实则意味着失去了重用之地。虽满怀委屈,他仍然服从命令。出发之时,蓟州百姓自发送行,感人至深,黄童白叟皆泣不成声。
---
4、将星陨落
嘉靖时期忠言者海瑞被关押,张居正竭力中兴后遭万历清算,如今戚继光也被贬黜边疆。无论多么有才干、忠诚的臣子,在嘉靖、万历眼中不过是供其驱使的“奴仆”。用时则来,不用则去,性命难保。戚继光虽幸免于难,却也心灰意冷,依然怀抱报国之志,巡查广东各卫所兵备。
万历性格多变,可因与大臣不合长达近三十年不上朝,亦可为报复张居正加重清算,致其子张敬修自尽。戚继光被贬广东一年余,终成“眼中钉”,被罢去所有职务,五十多岁返乡养老。他不仅无怨无悔,还感恩戴德地上表谢恩。万历恐未曾料到,与戚继光退休同期,努尔哈赤依靠祖辈遗留的“十三副遗甲”崛起,统一女真各部,威胁大明。
令人叹息的是,大明竟舍弃了最强名将。戚继光归乡后更遭“家破人亡”之苦,弟弟与弟媳相继去世,妻子因养子病逝离家出走,孤苦伶仃。京城中流传戚继光进献张居正“千金姬”及私生活不检的流言蜚语,但事实是,他临终贫困潦倒,仅有几千卷书,连看病的钱都无,彰显其廉洁自律。
戚继光逝世之际,万历朝廷毫无波澜,或许他认为己“网开一面”。然而国难将至,良将何从?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发动“壬辰倭祸”,大明虽力战七年获胜,却因指挥协调不足,消耗巨大,辽东兵力损耗惨重。万历或许懊悔,但为时已晚。失去戚继光的大明如多米诺骨牌般崩塌,军事力量削弱导致辽东军力不足,难以遏制努尔哈赤的扩张,进而拖垮整个王朝。无论团队多么坚实,若不珍惜人才,未来终无保障。
---
参考文献:
《明史》
《戚继光大传》
《抗倭名将戚继光传》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怎么用融资杠杆 月球上修路盖房子,可以就地取材?_探测_国际_技术
下一篇:没有了